滚动新闻

陆港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 > 正文内容培训

第一期中国陆港产业与口岸经济研修班在北京举行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19-03-28 15:14:11

2015年12月19日,在北京和平里饭店举办了第一期中国陆港产业与口岸经济研修班。中国陆港杂志副总编朱长波主持了会议。中国口岸协会会长叶剑和陆港分会秘书长韩玲冰出席,中国港口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秦汾参加了此次活动。

朱长波发言表示:中国陆港发展了有三年的时间,现在我们整体系统的针对陆港和口岸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一些进展乃至各个单位的一些公铁、铁水、公水的一些联运的相关事项和大家有一些研究探讨,本次研修班是由我们和中国口岸协会共同联合举办的。

    陆港分会的秘书长韩玲冰致辞:陆港在我们国内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大家知道原来的陆港很少叫陆港,我们叫无水港,大家提无水港区比较多,就是我们沿海港口在我们内陆地区设立的为我们沿海港口提供会员支撑的这些货物的集散地,这是我们最早的无水港。现在我们叫内陆港,和无水港以及国际上有人叫它干港有联系,有关系,也有区别。所以说这一块,到底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内陆港对我们内陆经济的开放和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我们这个班以及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一些事情都是围绕着我们内陆港如何在内陆地区开发、开放过程当中来发挥我们自身的作用,这是我们办这个班的目的。

    大家知道虽然我们过去有很多无水港,但是它是沿海港口在内陆地区设计的。但是随着这几年尤其是西安国际内陆港叫的比较多,据我们协会统计,有60几家都在叫内陆港,但是现在内陆港发展的过程当中有我们自身的优势,也有我们自身的不足,而且致命的不足,大家知道我们这个内陆港有没有上位法?没有,没有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没有。我们都是在依托我们的交通枢纽,依托我们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经建成的一些经济园区、物流园区以及我们相关的口岸来发展我们内陆港。以内陆港作为平台为我们区域的产业经济的发展来提供支撑,来形成我们综合的物流体系,来降低我们的流通成本,我们在做大量的工作,但是我们现在没有上位法。

    我们内陆港的布局,我们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我们内陆港有没有布局规划呢?没有,谁想建就能建,想建什么规模就建什么规模,想和谁合作就合作,这个也比较乱。比如说有的地区它有不同的县,每个县里面都有一个交通枢纽,每一个交通枢纽都叫一个内陆港,内陆港之间他们的功能怎么去划分?如何去协调和运作?这一块也没有明确的一个东西,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

    所以说我们陆港协会从2014年5月16日开始成立,今年仅仅是虚两岁。陆港分会是中国港口协会下面的,为什么呢?因为内陆港根据它的功能和基础设施,从它的功能上我们认为它是交通运输行业的一个新兴业态,所以说我们在中国港口协会下面有一个交通运输部批准,报民政部备案成立这个分会。这个分会的主要功能和职责,和其他的协会基本上是一样的,主要是为我们的会员单位提供服务,为我们行业的规范管理,来和和政府的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把我们发展的空间我们去拓展,我们的法律上、规范上、技术上、标准上,加强我们会员之间的环境,共同把我们的陆港工作做好。

    这是先把我们协会和陆港基本的概念和想法给大家做一个交待,今天这个会议说实在的也是我们今年协会分会的一项工作内容。按照去年年初给我们港口协会报的工作计划,我们要加强我们的人才培养,加强我们陆港方面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持的交流和培训。今年,我们组织了一些实际的调研,调研的效果大家反映还是比较好。但是光调研,走马观花还是不行,我们有时候要把实践和得出的经验做下来,要认真的去想我们到底如何发展。

    今天我们定的题目叫陆港产业与口岸经济研修班,陆港是一个交通基础设施,但是陆港如果在产业角度,从产业层面去讲,陆港作为一个产业如何发展?产业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的陆港和口岸是什么关系?口岸经济接下来是我们“十三五”期间国家在内陆地区重点要发展的。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很大的一个支撑功能就是口岸功能,在口岸功能基础上经济是什么?我们叶会长非常支持这些工作,也非常重视这次研修班,目前陆港和口岸如何结合,这是我们初步是这样来做。       

image.png

中国口岸协会会长叶剑发言:先讲第一个问题,新形势与新常态,我们干什么工作,研究什么问题都离不开当前的形势。从纵观全球的观念来看,是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独霸世界,世界警察,向多极化转变。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的理解是开始向多极化转变,不是说已经转变成了,是开始向多极化转变。二战美国本土没有打仗,现在的世界联合国常任领事国家都在战争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和伤害,美国不管是卖军火还是支援别人在经济上的发展,都没有停滞和也没有遭到战争上的损伤。

    再加上他们的体制招揽了很多人才,把日本、美国的很多顶尖科学家都招揽到他们。所以二战以后形成一个格局,社会主义阵营还有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东欧的解体、苏联的解体,以苏联为首的一个超级大国部分存在了,只剩下一个美国。现在美国还是世界警察,按照他们的理念,看不惯谁就打谁,谁跟我不一样我就把它整的跟我一样。我们回忆一下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都是这么一个理念。打的结果怎么样呢?包括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战乱不止,恐怖组织成为一个国家,伊斯兰国,独狼行动在欧洲和其他国家多有发生。

    这个局面我们还可以看到俄罗斯到叙利亚去打击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的国务卿克里今年两次到俄罗斯,原来他要推翻叙利亚总统,现在可以缓一缓。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头有着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全世界位居第一,交通基础设施两个十一万,公路、铁路通车里程11万公里,其中两百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七千多公里,明年就超过一万。高速公路11万公里,三级以上的40多万公里,钢铁的产量,粮食的产量和棉花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

    我们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加入世贸组织,所以我们在国际场合,包括联合国,包括G20,包括APEC,包括上海合作组织、世界互联网组织,都不断的增强了我们的话语权。我们的总书记、主席、总理在这些国际场合提出的倡议、建议和主张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赞赏和支持。

    所以从大的战略和全局来看,我认为是一个超级大国独揽天下的一极化向多极化开始转移。对于国内来说,我们说新常态,怎么理解这个新常态?从政治上开说反腐倡廉力度很大,抓了很多大老虎,小官大贪,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三严三实,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深化改革,全面实现小康,这就是国内的。

    如果我们回到经济发展上来说,新常态我的理解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我们以往重点是保GDP和经济总量高速发展,过渡的关注了GDP的增长,在有些时候和有些地方也留下了弊端。效率低,环境破坏,资源过渡消费,产能过剩,重复投资,我们总结和吸收这些经验和教训,回过头来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就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经济规律就是让市场来决定资源的组合,就是要竞争,经济规律我们国家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按照一二三产业来分,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原来是一二三,农业、工业、服务业。后来发展成二一三,现在发展成为三二一。经济总量当中服务业已经占到第一位的比重,第二位是工业,第三位是农业。

    这就是经济规律,村镇化建设。政府还要不要作为呢?要。在哪里作为呢?在三个清单上作为,第一个是负面清单,告诉企业、告诉社会,告诉外国投资者,哪些是不允许的,哪些是受限制的,除此之外都可以,这就叫负面清单。权力清单是什么?政府有什么权,政府要管,不能不管。权由法赋,法律赋予你的权力你可以管,依法行政,没有法律依据的你不能管,权力清单是要以法律为依据的。责任清单,你有这个权力你就要负这个责任。

    所以我们讲的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就用这三个清单来界定,其他的放开大家,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这就是我对当前形势和新常态的学习体会和理解,为什么要谈这个呢?古人说不知全局,不足以谋一域。我们研究陆港,研究口岸经济都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你要不知道这些,不了解这些,你光就事论事的去研讨,搞不清楚,搞不明白,不知道他们之间还有相互的关系。第二个讲一路一带与现代物流,一路一带的大战略是两年前习主席提出的,是新时期宏观发展的大战略,这个大战略充分的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一贯主张,我们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和平发展,我们不靠侵略欺负别人发展。合理发展,合作发展,“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我们和你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睦邻友好,我也不打你,你也别打我,睦邻关系。合作共赢,不光我们要赢,也要让人家赢。

    这个战略我说新时期宏观发展大战略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一贯主张,一路一带我们看一看这个区域和空间在哪里?亚洲、欧洲、非洲。它占世界人口和经济总量的比例有不同的测算,很大的部分。21世纪经济发展最活跃的是亚洲,非洲有待开发,欧洲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到现在,债务危机,复苏乏力,非洲有待开发,亚洲包括东南亚经济的活力还比较强,“一带一路”的区域是三个洲,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欧洲有一部分是发达国家。他们欧洲,包括英国在金融管理方面,工业化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回过头来再补充,刚才说的那些,我们为了实现“一带一路”的建设,成立了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美国是不同意我们成立的。后来又说和我们合作,也不让它的盟友参加。英国参加了,其他欧洲国家也参加了,马上就要正式开业了。丝路基金也已经开始了,我们在这个大战略下,咱们平时小事也说,要想干成一件事,第一有人,第二有钱,这是老百姓总容易理解的话,我们办这么大的事,没有钱怎么行?我们光靠世界银行谁主导?美国。靠亚洲开发银行,谁主导?日本。那我们的话语权就很有限,所以我们成立一个亚投行,丝路基金。不是我们一家,大家都来,和世界银行也可以合作,和亚洲开发银行也可以合作。

    从这一件事情上回头也可以反映过来一极向多极分散,它不让英国参加,英国参加了。我们抗日战争70周年它不让韩国参加,韩国总统也来了。我们现在和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今天是19号,明天就开始执行了。你说是不是这个老大的话,不是很管用了?是不是开始向多极化转变了?当然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主要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带一路”的理解,重点是互联互通。互联互通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用我们的行业语言来说,五种运输方式是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水上的运输航线、空中的运输航线、管道,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这个需要大量的投资,原来咱们国内叫打通断头路,现在我们和沿线的国家,先把它连起来,连通、畅通、等级标准、投资分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你把这个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了干什么?贸易、经济合作,贸易就产生物流,物流、信息流、基金流、商流,构成了一个供应链。

    在这个总体的管理上,硬件和基础设施要互联互通,相关的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市场管理也要互联互通,软件也要互联互通,你这个“一带一路”大战略才能走活,才能走出效果。物流现在我们提的比较多,因为我们是研修班,可以说理论思维进行充分的讨论。我就想物流这个词,这个概念翻译成英语(logistics)是什么呢?最早翻译是美国部队的后勤保障。日本人把它翻译成物流,改革开放初期日本的片假名里面有很多中国字,这两个字完全和我们中国字一样,我们是从日本借过来的词。1982年我去日本考察,当时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音)同志说这个词我们可以借过来,我在交通运输局工作,我说运输和物流有什么关系呢?怎么界定我们运输和物流呢?原来我们的教学讲义和定义,运输是货物的位移,这一批货物从甲地移到了乙地,货物的位移叫运输,物流呢?它的概念是美国后勤的保障,日本人翻译成了物流,我们80年代初开始用这个词,从日本那里借过来的。

    但是怎么给它界定呢?经过那么多年的运作,我也参加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些学术研究,现在比较多的共识就是运输的组织管理叫物流,不完全是货物的位移,包括组织管理,国务院关于物流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当中怎么定性的呢?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复合型服务业。我们的物流业也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时候了,按照国务院的表述,运输、仓储、货代、信息,它就是运输的组织和时期,无缝衔接,提高效率。我们陆港就是一个物流的集散中枢,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物流,了解物流的含义。

    昨天下午我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一个活动,是远程物流的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布会,就和很多金融界、代理界、培训界、快递等等签了一揽子若干项合作协议。明年开始它在全国布了四百多个点,现在可能是当下中国民营物流业做的比较好的一家,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的活动,1200人,观、产、学、研都参加了,是中央电视台撒贝宁主持的。女同志提问的时候都说很喜欢他,他说怎么让我回答?他说你们都喜欢我,我说谢谢,搞的不错。就是说物流和“一带一路”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把一些情况和我所了解的认识,一些体会给大家说一说。

    第三个部分是“一带一路”与口岸改革,“一带一路”,带上面和路上面有很多节点。其中重要的节点就是口岸,就是特殊监管区域。“一带一路”是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国际贸易要外向型经济发展必须要口岸开放,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口岸是组织查验的关口,口岸是保证正常经济活动和竞争公平的监管区域,也是合法直接出入国境关境的区域。

    从口岸、机场口岸离飞到国外。从沿海水运口岸,一开就开到国外去了。和邻国的界河上,水运口岸,一开船就开到国外了。可以直接到国外的不同的关税区,这是中国特色,我们港澳台和大陆是不同的关税区,不是国外,但是这是到特别行政区,不同关税区也采取口岸管理。口岸的概念就是门户、是关口、是区域,是对外经济、国际贸易、整个经济带上、经济路上的重要结点。改革开放前51个口岸,现在294个口岸,这个本上都有了,公路多少,铁路多少,水陆多少,民航多少,现在内陆还要继续扩大开放。开班前秘书长说了陆港和口岸是什么关系。陆港可以具有口岸的主要功能,是口岸的延伸。也是物流的汇聚和散发的枢纽。内陆陆港是区别于沿海水运港口,对外开放区域的内河港口,界河港口,两者是有区别的,就是有水和没有水。叫无水港,干的。空港也是港,航空港可以直接开到国外。

    我们陆港,内陆的具有港口功能的一个集散中心,我们称之为陆港。其实是内陆陆港,如果你在边境上就不要叫陆港了,它主要还是在内陆。如果它直接到国外去,你装上火车,装上汽车开到国外去,还有很长的路,还会重新编组、换装、转口。虽然边境的口岸监管部门可以认可,但是它还要出港。像口岸查验完了就跑出去了,没法收查了,这个还要在国内的陆地上运行一段时间。但是可以获取口岸功能的优势,对企业来说最直接的出口提前退税,进口推后报税,企业也好,用户也好,可以享受资金的时间价值。周转资金和进口的不用马上报税,到了这个地方我拿走才报税。现在到了港口一落地就要报税,不报税拿不走货。出口了,装船才给你退税,可以提前退税,滞后报进口税,这是有经济上的收入。

    手续上也方便了,这里面海关查验封上了,如果封闭完好,票货一致,中途没有倒运和换装,我们报的是诚信的,一下子就可以出去了,不用折腾了。所以陆港和口岸关系密切,可以提到的陆港和水港,陆港和空港,陆港和边境口岸要联动。你不联动你出不去,你不联动很多信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畅通,运营管理上就会出偏差,陆港必须和水港、空港、口岸互动,保持密切的联系。

    口岸管理要改革,现在口岸管理改革有几个,一个是区域通关一体化。因为现在我们国家有42个直属海关,两百多个隶属海关,大家对税收和查验的理解各不相同,你在上海进口这个杯子5%的税,瓷器日用陶瓷。另外一个地方是7%的税,他说瓷器是工艺陶瓷,有花等等的东西。所以说执法口径和标准不太一致,有的地方要三天,有的地方要五天,有的要办八个手续,有的要办十二个手续。通关一体化就是要全国口岸通关规范化、统一化,这就叫一体化。

    不同的关区为什么会有这个呢?原来是分配指标,你这个海关得完成多少税。税往低处流,如果这个税定的低一点从这个地方报的就多,你的收税就多。现在海关是替国家把关,替国家收税,少收不对,多收不对,该收多少就收多少。所以要统一标准,统一诚信,这叫通关一体化。中国的所有事情不是一刀切,一定要先实验,京津冀试验,长江经济带11个省区试验,全国11个关区,广东7个关区试验。广东、北京、石家庄一共有20多个海关,全国是41个,有一半以上的海关推行了区域通关一体化,占全国报关量总数的80%以上。不同的区域已经一体化了,把它连成一片就是全国通关一体化。全国通关一体化了,我们和沿线的60多个国家要能够通关一体化,那就方便很多了。税率不能一体化,但是我们在三互上做文章,我监管过了,查验过了你都要承认。叫信息互换,执法互助,查验互认,口岸的改革是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国务院,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层面,国务院要管。国务院有一个国家口岸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可能有11个部门共同开会,来确定口岸开放的规划,口岸建设的计划,口岸改革的方案,口岸矛盾的协调。中国与外国,中央与地方,查验与被查验,查验部门之间不一样,都由这个层面进行口岸管理的统一深化改革。

    第二个层次是口岸的通关管理,有海关、质检总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咨询查严管理,就是口岸通关部查验管理,提报关单、查验单然后给你放行。这个层面也落实国务院的深化改革,刚才说的三互,部门之间先三互起来。信息互换,查验互认,不能你查一遍我再查,你查我就认了,执法互助,不能看你的笑话,大家一起来,这样效率就提高了。还有三个一,一次报关报验,原来要报两次,现在报一次就行了。一次报关报验合在一块,一起检验,就是说海关检完了质检就不用检了,或者海关和质检一起检。一次放行,一个方面说放行就可以了。

    还有统一平台,单一窗口。大家都用和联网都用信息技术,都在一个平台上,那人来说,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姓名、性别等等都知道了,这么一报大家,大家都知道了。可以少报80%的数据,可以共享。单一窗口,不用跑一家一家的办,不用考虑有的上班,有的下班,有的人不在,现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了。

    这叫统一平台,单一窗口,三个一,三互,这是我们口岸管理改革的目的。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没有不同意见?有,我说这些观点,这些想法,这些举措,这些政策都是站在国家全局、长远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立场上去说的。除去国家的利益,还有部门利益,部门的利益不完全和国家利益一样。部门的利益部门化、个人化、提高认识,提高认识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统一立场。

    如果大家都能够站在国家的、整体的、长远的、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立场上就好鼓励。但是不统一立场,站在不同部门的立场上很难统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大家看的差不多。

    所以深化改革就有一个利益权力的重新调整问题,也是要通过不断的试验、整合。从理论上,从道理上都说的通,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需要一个渐进,这是讲“一带一路”与通关口岸改革。

    第四个是特殊监管区与陆港建设,我刚才说了有改革开放前对外开放口岸51个,现在294个,除此之外还有120个特殊监管区。什么叫特殊监管区?大家听到的名字,涵盖这六个名称都叫特殊监管区: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跨境工业园区,这六种统称为特殊监管区。就是我说的特殊监管区域里的出口货物就可以退增值税,进口的货物到这个区不用保税,等到从那个区进入国内流通市场,提走了这时候再报税,手续也比一般监管区的手续简单。

    我们的陆港也要办成特殊监管区,怎么办呢?特殊监管区的审批权限在国务院,国务院审批之前由海关总署牵头会商10个部门,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交通运输部等等,还有外汇管理局,10到11个部门,同意了再报给国务院下文。怎么才能成为特殊监管区?今后这个名称用这六个已经有了的名称,授予了的名称就不变了。再批的话就不批这六个,以后再批就批成综合保税区。

    这样就是说我们在申请的时候,不要再申请那么多复杂的花样了,申请综合保税区。政策优惠整合,以前这些区域有的优惠政策,简便手续,综合保税区统统享有,这是第四个方面。

    第五个就是口岸经济的问题,上一回陆港杂志采访我的时候我就谈到了口岸经济还缺乏权威的定义和边界,只能谈有什么特点。我记得我在马鞍山开研讨会的时候说过,口岸就包括港口、机场、公路、铁路、边境的,它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区域,临港经济区,临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区域性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特点。因为现在的区域都是采取圈养式的,不是放养式的,都有明确的边界,有围网。海港有东经、北纬多少度,画几个点,两点一线,三点一面,也许是四边形,也许是五边形,这五个点连线是区域。出口加工区有围网,有监控镜头,围起来这叫区域。这好几个区域连成一片,现在叫自贸区,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特点,咱们研究口岸经济和陆港经济是那么一个范围,它不是省里的,也不是一个行业的,它是一个区域的活动和经济现象、经济特点和经济规律。

    上回我讲到有几个特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获得效益。因为很便捷,进出口方便,省时,成本低,临港工业加工、增值再出口,它不需要运很远。因为这个地方的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都来的比较快。所以说你要跑到贵州山区,跑多青海草原,比这个要方便的多,所以有一个乘数效应,效益很高。

    第二个是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因为它的加工有上下游,装配也好,加工也好,再出口也好,向国内市场转移也好,可以形成一个相关的产业集群,陆港也可以这样。

    第三个是发展循环经济,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个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布局。竞争,你落后了就没有人要了,必须升级,这些地方都在工业区、保税区里面,你不能搞污染的,不能搞高能耗的,自然就要求你必须上档次才行。

    第五个还有它和区域经济的带动性、关联性很强。

    第六个是可以改善发展环境,带动经济腹地的发展。任何港口都有经济腹地。

    我讲的内容在中国口岸杂志上都有,给我的任务是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学习体会和认识,如果把这五个方面都概括一下,就是互联互通,创新发展,改革也是创新。现在提的最多的口号是互联互通,我说的这五个方面都是互联互通,都是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