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快速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视点 > 正文内容专家视点

汪鸣:加快发展陆港枢纽经济 打造物流发展高地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22-12-06 15:05:21

  10月28日,由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陆港与综合货运枢纽发展论坛”在京隆重召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鸣以“加快发展陆港枢纽经济打造物流发展高地”为题,做了精彩演讲。

  物流发展高地内涵与经济产业价值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一个依托供应链、嵌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赋能经济循环的重要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内陆地区建设陆港物流枢纽,对聚集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业规模发展和营造制造业、流通业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和融入国家“通道+枢纽+网络”运行系统,加快陆港承载城市物流业高质量、大规模、平台化发展,将物流业培育成为物流产业增长极和物流服务组织中枢,即内陆物流发展高地。

  成为物流高发展地,意味着枢纽承载城市物流产业将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物流增加值的外溢,即服务更大区域形成增量物流;二是物流服务网络价值外溢,即强大的辐射网络支持匹配产业布局发展并形成庞大增量产业。

  物流发展高地产业体系架构应遵循现代产业运行组织规模和产业布局发展规律,把握新阶段融入和服务经济循环的产业发展机遇,通过物流功能再造,将陆港承载城市打造成为国际国内物流组织中枢。

  打造陆港型物流发展高地应成为陆港承载城市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战略。发展的基本路径:一是争取政策支持,壮大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的双向辐射物流网络,培育发展物流枢纽经济;二是加快物流与制造、现代流通融合发展,培育制造产业集群和建设国家现代流通支点。

  我国物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加快培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物流产业。党的二十大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强大内需市场和世界级的开放发展,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运行质量与效率、确保经济产业发展安全和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层面,积极构建适应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建设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加快物流高质量发展。进入“十四五”时期,物流发展要更好服务“制造强国战略、服务业繁荣发展、畅通国内循环、建设数字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新发展要求和任务,必须加快物流高质量发展。  

  物流高质量发展总体聚焦于网络运输、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服务系统、冷链物流、农村物流、智慧物流等。物流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发展,决定了要加快物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物流服务与需求之间的适配性,加快打造国内国际物流服务组织中心,提高物流对经济产业运行的融合性。  

  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基础上的规模扩张,是现代产业遵循市场、原材料、成本法则基础上的发展新基本模式。从产业布局与运行层面,现代物流服务组织能力与效率,已经成为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物流已经不再单纯的服务业发展或营造环境的问题,而是区域、城市经济扩张发展模式创新和竞争手段变革的问题。  

  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物流服务产业链供应链,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经济与产业运行方式变革,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物流组织模式变革提出了新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和更有质量创新,大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堵点和梗阻,把握主攻方向和着力点,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产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循环运行,包括国民经济活动的大循环、实体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的大循环、国内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大循环,将带来经济产业运行方式的重大变革和空间重构。要求国内生产和国际生产、内需和外需、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等协调发展,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形成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发展关系。物流服务必须从被动服务向主动融入、模式生态构建变革。  

  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新形势下提出大循环、双循环,体现了后疫情时代国际经济格局和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方式的加快改变,更体现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需求规模、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与全新的发展模式。  

  物流网络新结构。我国区域之间物流的不平衡,一直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发展多式联运的重要需求也是重大障碍。大循环、双循环对物流发展的最大影响,在于规模、质量、效率和网络运行平衡。  

  长期以来,单纯面向港口的相对单向的物流服务一直很难形成网络规模经济效益,多式联运发展也依然受制于单向、分散和非网络的物流服务,我国长期缺乏物流枢纽的聚集和干支配服务衔接。  

  在双向物流已经出现规模运作的趋势、展现强大规模前景时,对服务组织方面的堵点和通道归并干线运输流量方面的断点,必须尽快加以克服。  

  物流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网络化智能化物流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是智能化高端仓、区域分拨中心、城市配送中心,而且是网络化运行的基础新设施系统;战略性物流枢纽设施——国家物流枢纽网络,需要按照智能多式联运生态进行通道与节点的网络布局,需要进行国家物流枢纽的类型选择和组网;引领性和控制性物流产业生态系统——以智能物流设施系统和战略性物流枢纽节点为依托,培育具有网络化、规模化服务组织和嵌入能力的物流服务产生新生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特色农产品上行物流系统——将农产品上行物流系统有效嵌入上述战略系统,以14 亿人口的现代化消费为支撑,构建具有强大增值能力的农产品消费物流系统。  

  物流产业发展生态与模式创新  

  要把握好物流组织模式创新方向。  

  一是把握物流产业向物流枢纽、枢纽城市聚集。首先电商网购与快递的节点聚集。其次是物流园区、运输枢纽、多式联运中心等物流资源集聚场所和平台发展迅速,为物流业转型升级和网络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其三是城市物流发展战略思路的调整,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培育增量物流成为城市重要目标。  

  二是把握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和网络化布局。国家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区域分拨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多式联运枢纽等的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进入加速期,凸显了区域物流业竞争的新形式,“通道+枢纽+网络+平台”成为规模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三是把握物流服务和网络运作呈现智慧化、多元化、生态化发展机遇。物流业已经形成依靠技术、业态、模式三大创新源泉的智慧化服务创新和运作发展格局,并且依托技术、业态、模式的物流服务集成和资源整合,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不仅企业的服务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企业的运作关系越来越紧密,许多企业的产业生态集成创新,并结合节点的布局,使网络化、规模化物流服务成为在智能基础上可以预期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如何加快物流组织模式创新?  

  首先,加快物流与运输市场细分融合创新。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引发物流业规模扩张方式的变革。一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和支撑的物流与运输服务,加快网络化、规模化路径创新。二是政府监管理念、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将使低水平竞争失去生存基础和市场,物流与运输服务创新在既有快递、零担、铁路班线运输、公路港等平台服务等基础上,将进一步演变成深化的市场细分的竞争,企业必须加快创新发展。三是市场细分将强化分工基础上的具有价值创造能力的合作,信息技术的嵌入,必须提升物流、运输服务分工和合作发展、融合能力。 

  其次,提升物流与运输一体化服务融合型业态发育成长能力。互联网、移动互联为核心的信息化环境和技术广泛应用,消除了企业之间、物流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和互联互通“瓶颈”约束,信息引导的物流与运输一体化服务成为创新业态的重要载体,多式联运等一体化的服务形态将突破传统的组织方式,在物流与制造、商贸、消费等需求信息引导下,既可以实现信息化下的智能组织,又可以与产业融合运行,产业链供应链组织形态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必须尽快提升物流企业服务生态营造能力。 

  再次,加快国内国际物流循环和一体化融合发展。大循环将营造国土范围内的网络均衡的物流环境,双循环将推动国内与国际的有机衔接,网络化和流量流向的均衡,将为干仓支配衔接下以智能仓储、海外仓为组织中枢,干线运输通道化、与通道运输紧密衔接的支线运输、与支线运输紧密对接的城市配送,形成创新的智能多式联运生态提供规模拓展新路。  

  枢纽经济发展特征与方向及未来路径  

  枢纽经济发展特征  

  基本发展理念和特征是聚集要素、提升效率,营造制造业、现代流通服务业新规模经济发展环境。 

  现阶段枢纽经济形态是依托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产业枢纽等重要资源要素集聚载体,以聚流、引流、驻流和辐射为特征,通过技术变革、制度创新、组织更新,优化城市、区域经济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产业空间分工体系和供应链服务体系,精准配置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提升城市、区域经济运行质量效率。  

  枢纽经济发展方向 

  向各类要素融合演进。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融合发展成为趋势,人才、信息、资金、技术以及人流、物流各类要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枢纽已突破单一要素集聚方式,转向多要素融合集聚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信息流与人流、物流融合带来了枢纽组织功能深刻改变,形成了枢纽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向产业组织中心演进。一是枢纽经济演变过程主要体现在交通、物流枢纽代际更替上。交通枢纽首先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运输组织要求,强调以“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为原则,集各运输方式于一体的联运型枢纽建设,提升不同运输方式一体衔接水平和换乘换装效率。二是在信息智能等技术不断创新应用的环境下,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为方向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建设,对交通、物流枢纽提出了新的要求,枢纽不仅是各种运输方式中转的场所,更是资源要素高效流动的载体、牵引带动经济产业发展的平台。三是交通和物流枢纽发展逐步从强化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衔接的自我发展阶段,向着力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完善经济组织功能的综合发展阶段转变。 

  向打造产业集群演进。枢纽经济发展首先依托交通枢纽的区位交通优势,依托枢纽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枢纽城市的空间布局、产业布局,聚集满足产业扩张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通过产业生态圈构建,形成供应链支撑下的产业延伸和价值提升,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度衔接、高效协同发展,促进关联产业在枢纽空间上聚集,形成围绕枢纽的产业集聚区,形成枢纽城市经济增长级。  

  向多个枢纽协同演进。一是由于交通枢纽具有集聚扩散的天然属性,通过交通枢纽对各类经济要素流的集聚,在具备较强资源集聚优势的大城市率先形成枢纽经济,并不断沿交通通道轴线辐射,促进客货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数据流在不同枢纽城市间流动,逐渐形成以沿线城市为支撑的通道经济。二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间将形成密切的经济联系,并按照现代产业链、价值链的发展规律,逐步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推动不同枢纽经济区向功能互补、各具特色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依托通道的多枢纽协同发展格局,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向枢纽载体发展演进。首先,枢纽经济具有空间扩展性,呈现“点—线—面”的梯次空间拓展效应。发挥枢纽的交通区位优势,吸引资源要素向枢纽集聚,形成枢纽的极化效应,推动枢纽经济规模发展。其次,随着站区经济发展逐步成熟,形成外溢效应,带动关联产业向外发展,逐步形成依托交通枢纽驱动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以交通通道以及信息网络为依托形成贸易走廊和产业走廊,加速区域间的资源要素集聚、转化和扩散,使极化效应产生的规模经济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表现出来,形成具有功能互补、一体衔接的枢纽城市网络体系。  

  枢纽经济发展路径  

  以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为切入点。一是加强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各种运输方式一体衔接,增强高品质、低成本服务供给,提高经济要素时空配置效率。二是拓展枢纽功能和包容性,推动交通枢纽由单一交通功能向多元城市功能拓展和突破,由客、货流单要素向人流、货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数据流等多要素协同集聚转变。三是增强枢纽的开放性,打破区域间、不同运输方式间“一亩三分地”的思想禁锢,将交通枢纽纳入更广阔的范围、更全局的视野统筹规划建设,构建功能合理、高效协同的枢纽网络体系,最大范围和最大深度地发挥交通枢纽对经济要素资源的集聚和辐射。  

  以打造枢纽经济服务平台为抓手。首先,创新枢纽跨界运营模式,推进交通功能与物流、商贸、生产、金融、数据等增值服务协调发展,着力打造集传统贸易、电商物流、生产加工、交易结算、城市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服务平台。其次,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互联网+”交通枢纽新模式,提升物流信息平台等既有平台功能。再次,鼓励社会化平台建设,推进各类平台数据共享和协调联动,依托实体交通枢纽的信息化智能化运行和信息枢纽的要素集聚,推进线上线下融合联动。  

  以培育枢纽偏好型产业为核心任务。一是按照圈层布局原则,协同推进重要交通枢纽及其周边区域的综合开发,包括大区域协同开发以及小站点综合开发等。二是依托高品质、低成本、精准匹配的枢纽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枢纽物流供应链组织能力提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三是遵循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方向,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型产业集群。  

  以开发现代枢纽功能区为着力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区域间、城市内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求,合理布局产业、休闲、娱乐、创新等城市功能空间,更好地服务人的各项经济社会活动。二是强化交通与产业、城市的跨界融合,以交通支撑产业发展,以产业推动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三是统筹协调好枢纽功能区之间、城市与枢纽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培育枢纽经济发展增长极,共同推动城市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汪鸣所长论坛演讲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