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内容国内资讯

中国陆港创新实践案例(一)|成都国际陆港多式联运“一单制”暨“中欧e单通”区块链平台创新实践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21-11-29 17:21:56

近年来,我国陆港发展已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城市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各地陆港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中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创新陆港发展模式、积累总结实践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创新成果,在陆港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为总结陆港行业可复制、可推广,具有先进代表性的创新实践经验,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向陆港及相关企业征集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创新实践案例,作为行业发展标杆,部分创新实践案例择优选入《中国陆港发展报告(2020)》。从即日起,陆港网将陆续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创新实践案例进行刊发,以大力推广企业先进经验,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并为其它陆港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创新亮点]

成都国际陆港将“OCR+数字身份+区块链”场景化应用,推出全国首个基于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跨境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中欧e单通”。“中欧e单通”以区块链技术作为应用平台的底层基础设施,采用联盟链建设方式,实现物流、银行、企业、港口等多方对贸易中单据信息的互信互认。平台基于多式联运“一单制”信息验证、签发身份核对,提供基于贸易背景真实性的跨境贸易中小企业线上融资等金融服务。

“中欧e单通”将多式联运“一单制”的签发由传统模式创新为采用区块链上签发、签名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线下开立纸质单据、单据线下来回邮递,传递效率低、单据易篡改的痛点问题。

下一步,成都国际陆港将致力于推进贸易融资便利化,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并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探索“数字单证”。

20211129557961.png

一、企业基本情况

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简称成都国际陆港)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成立最早的企业之一,是成都国际铁路港国有运营平台公司,是四川省首批由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授予“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称号企业,截至目前,成都国际陆港已建成连接境外63个城市,国内23个城市的西部跨境贸易枢纽,构建起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联运大通道。

二、主要做法

(一)技术创新方面。一是利用科技、新技术驱动,创新跨境贸金产品。将“OCR+数字身份+区块链”场景化应用,推出全国首个基于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跨境贸金区块链平台。将多式联运“一单制”的签发由传统模式创新为采用区块链上签发、签名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线下开立纸质单据、单据线下来回邮递,传递效率低、单据易篡改的痛点问题。二是打通数据孤岛,有效管控风险服务实体。贸易参与方包括企业客户,商业银行需要验证贸易背景真实性,平台将业务流程产生的银行开证信息、信用证通知信息、交单信息、单据传输等信息共享,实现了进出口企业、物流、银行、港口之间数据的安全高效流转,很好地解决了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等难点与问题。相关信息也为授信建模等提供数据支持,可向企业输出自助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和贸易。

(二)模式创新方面。增强跨境跨市场金融服务能力,利用区块链技术多方共识、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特点,审查银行单据传递的真实性,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引入合作方加入,丰富业务数据,建立信贷模型,完成线上融资。

目标为打造跨境贸易生态圈,具体分为三步走:第一阶段,以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为核心,将业务流程产生的银行开证信息、信用证通知信息、交单信息、单据传输等信息上链。第二阶段,以平台信息替代实物单据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另一方面从贸易参与方、参与国和参与银行三个维度对平台节点进行扩展。参与方扩展至业务所涉及的进出口企业、国内外运输企业以及供应链金融公司、海关、监管机构、保险公司、中欧班列沿线各国以及境内外同业其他银行;第三阶段,依托该平台以多式联运“一单制”电子单证为核心,将业务流程产生的合同、信用证、报关单等信息串联,通过多维信息核对和关键业务控制,为授信建模提供数据支持,并以此提供线上自助贸易融资服务。

(三)流程创新方面。一是信息维护流程创新。原有流程中,境外出口商与境内进口商签订合同,委托境外货运代理将货物发往国内,境外货运代理将货物交付成都国际陆港,成都国际陆港根据客户实际多式联运物流需求受理业务,签发多式联运“一单制”单证,纸质单证在境内外交单邮寄等耗时费力。借助本平台,客户只需要登录中欧e单通平台,通过OCR扫描+人工核对的方式录入单证信息,将单证信息上链存证,通过“中欧e单通”平台传输运输信息,逐步将线下操作线上化,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二是贸易融资流程创新。原业务流程中,通过中欧班列进口的贸易型企业和货运代理,规模不大,自有资产不多,较难获得银行授信,申请融资只能通过传统渠道申请。借助本平台,银行可将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货运信息、进出口海关报关数据和企业税务信息,通过一定规模的大数据分析、建模,判断进口企业能够拥有一定规则核定线上的授信额度,达到融资的目的。

20211129232935.png

三、实践成果

跨境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中欧e单通”实现了物流、银行、企业、港口等多方对贸易中单据信息的互信互认,以区块链技术作为应用平台的底层基础设施,采用联盟链建设方式,主要参与方单独拥有一个节点并拥有完整的数据账本,贸易中各方信息通过区块链实现信息共享。其中贸易相关的单据信息可实现链上开立登记与验证,通过链上单据信息的存证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中欧e单通链与多式联运物流链的交互实现“一单制”信息的核对和验证,与工行的数字身份链交互实现单据信息签发人的数字签名及签名验证,平台基于多式联运“一单制”信息验证、签发身份核对,提供了基于贸易背景真实性的跨境贸易中小企业线上融资等金融服务。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推进贸易融资便利化,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一是利用进一步强化物流与金融信息化的高度融合以大数据为核心,通过班列订舱、四川省单一窗口海关进出口数据等历史数据沉淀挖掘出更多优质企业,优化授信模型,使更多企业可以获得无抵押的纯信用融资;二是扩大试点品类,通过多式联运“一单制”建立全程运输闭环,打造移动的仓单质押,通过动产质押获得流动资金。三是建立物流核心企业+生产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分析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情况,利用订单和货物流的控制,加快资金的周转和订单的结算效率。

(二)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探索“数字单证”。一是推进数字单证交单模式。深化与工商银行合作,持续优化基于中欧班列“一单制”的跨境区块链平台--中欧e单通,在进口信用证、进口代收和汇款等多场景下,逐步实现贸易和物流的线上化和可视化,对结算单据进行溯源查询与验真,简化之前单据寄送传递的过程,减少传统方式下的寄单时间,实现上链数据的安全输出和数据复用。二是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电子化。通过OCR技术、数字身份认证等技术,将多式联运“一单制”各个环节,各个线下单证实时上链,追踪每一段运输核心信息的及时情况。

(供稿单位: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