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内容国内资讯

甘肃陆港调研: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努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21-06-04 15:06:25

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段。2014年5月,甘肃省印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大力推进甘肃省与中亚西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努力把甘肃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近年以来,甘肃以通道为载体,建园、集货、聚产业,向外开放的触角不断延伸。截至目前,甘肃已经形成了中欧、中亚、南亚、陆海新通道等四大国际贸易大通道。

为深入学习调研甘肃省(武威、兰州、天水)在陆港、口岸、综保、铁路、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及国际班列等建设情况;了解甘肃省现代综合物流枢纽及商贸、物流等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创新、城市赋能等发展战略;学习以铁路干线服务为特色,融合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及口岸功能开放服务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情况。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深度交流合作,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于2021年5月24-28日组织了第二十期甘肃省陆港调研活动。

参加本次调研的领导有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副会长李怀仁、外联部部长郗欢,德州市口岸办副主任孙建平,宝鸡港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田海成,宝鸡市陆港新城开发建设事务中心副主任戴智等;苏州工业园区航港物流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华丰运输有限公司、大连金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领导参加了本次调研。

0001.jpg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有:

1、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情况。

2、口岸开放建设情况。

3、大宗物资集散及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4、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情况。

5、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情况。

6、铁路集装箱中心场站布局规划与建设运营情况。

7、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间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商贸物流扶持政策,寻求合作机遇。

武威:重点发展国际通道物流 形成“一中心两口岸”平台架构 

5月25日,调研组来到本次调研的第一站--武威市。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地处亚欧大陆桥咽喉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内陆地区通往欧洲市场最快捷的通道。

近年来,武威市抢抓“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大机遇,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更好发挥河西门户作用,努力打造河西走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

0002.jpg

       25日上午,调研组成员前往武威国际陆港调研座谈,并实地考察了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武威铁路国际集装箱场站项目建设现场、武威进境木材指定监管场地等项目建设发展情况。

在调研座谈会上,武威国际陆港管委会副主任赵生荣向调研组成员介绍了武威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及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建设总体情况。武威市人民政府、发改委、商务局、招商局、国投公司、武威浙江商会、甘肃亚欧陆桥公司等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了座谈会,并与调研组成员进行了广泛交流。

据介绍,近几年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武威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2020年武威市GDP达到526亿元,跃居全省第5位,外贸经济总额4.2亿元,增长83.6%,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今年4月20日,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同志在武威调研时特别强调,要紧紧扭住“一带一路”这个甘肃最大的机遇,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扬长补短,做优做实现有平台和项目,进一步加强与沿线省份和国家的供应链、产业链、数据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中把武威打造成现代国际物流平台和国家向西开放的进出口产业聚集区。

0003.jpg

        据了解,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是甘肃省规划建设的三大国际陆港之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陆港中心区规划面积15.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国际通道物流、国际贸易等产业,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

在开放型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陆港已形成“一中心两口岸”(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武威进境木材指定监管场地、武威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平台架构。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于2014年封关运营,是甘肃省首个海关保税监管场所和唯一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并开通运营中欧货运班列“天马号”、甘肃省首班“TIR(国际公路运输)中欧卡车”。

武威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于2018年3月通过原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启动运营,累计进口肉制品150吨;武威进境木材指定监管场地于2019年10月通过海关总署验收批复对外开放;中俄木材班列已累计发运28列、进口木材约5.4万立方米,实现进出口贸易额约5700万元。

武威铁路国际集装箱场站项目于2020年8月2日开工建设。辐照中心主要利用电子加速器对出口产品杀菌以达到出口国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于2017年建成投运,填补了甘肃省河西走廊片区尚无辐照类加工企业的空白。

在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方面。陆港中心区及周边黄羊、古浪等两个省级工业园区共培育出口导向型企业82户。其中,甘肃浪美年加工6万头肉牛屠宰及鲜食面项目、甘肃路斯年产1.8万吨宠物食品加工项目、甘肃正阳年产3万吨马铃薯主粮化生产线项目、武威鑫森诺武威国际陆港口岸综合木材加工项目现均已投产发挥效益。引进总投资1亿元的辽宁三森木业入驻陆港,建设铅笔板生产加工基地项目。

据武威国际陆港管委会相关领导介绍,目前,陆港重点合作产业及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木材产业园项目。甘肃(武威)国际陆港与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合作共建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木材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规划建设用地1500亩。项目实行分期建设,一期估算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约530亩,招商引进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商贸物流、五金配件等相关企业入驻。

二是合作共建义乌小商品城西北集散中心和展示批发中心。在甘肃亚欧陆桥公司与义乌市众集聚供应链有限公司建立合作的基础上,扩大两市企业间商业合作范围,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互促”的合作机制,由两地共建义乌小商品城西北集散中心和展示批发中心,在市场建设、运营、保税海外仓、跨境电商等方面展开合作合作框架协议。

 三是开展“义甘欧”中欧班列合作。首先通过“易货贸易”等方式,将义乌小商品和甘肃特色农产品之间的贸易通过中欧班列中转、编组的方式互通有无。其次,双方共同在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国际贸易网点中心,在格鲁吉亚、义乌、武威互设分拨中心,形成欧洲—格鲁吉亚—武威—义乌合作销售体系。第三,双方共同向当地所属铁路局公司申请争取义乌—武威段运费下浮政策,下浮比例约为39%,加快启动班列项目合作。 

兰州:打造“一带一路”国际货运班列枢纽、国际物流集散转运中心

25日下午,调研组成员赶赴兰州,实地调研甘肃(兰州)国际陆港。

兰州地处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县,现有1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以及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地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 

0004.jpg

兰州处于大西北的“十字路口”,接南通北、承东启西,是全国9大物流区域、10大物流通道和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有西北地区最为密集的铁路网,是新亚欧大陆桥和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开放的战略通道。陇海、兰新、兰青、兰渝、包兰等铁路干线和京藏、连霍、乌玛、青兰、兰海高速等国家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兰州铁路编组站和兰州西客站是我国西部最大的路网型铁路编组站和客运枢纽,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从兰州直通新疆,宝兰高铁、兰渝铁路建成通车后,打通了兰州与中东部和大西南的快速交通联结通道,已成为连接“一带”与“一路”的黄金支点。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目前,兰州已由内陆腹地一跃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门户。2019年9月,兰州市被列入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兰州国际陆港作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主枢纽成功入选,并被国家指定为向尼泊尔开放的3个陆港之一,兰州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作为甘肃首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过验收,“兰州号”中欧、中亚、南亚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开行密度和返程频次逐步增大,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和地区。 

0005.jpg

5月26日,调研组成员实地调研了甘肃(兰州)国际陆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物流中心(B保)、冷链物流园、大宗物资物流园、跨境电商产业园、进出口加工物流中心等,深入了解并学习借鉴陆海国际贸易新通道、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等经验。

据了解,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位于兰州市西固区,是兰州市中心城区之一。自2013年启动建设以来,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出口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为发展方向,依托兰州东川铁路货运中心站、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兰州陆港保税物流中心等核心项目,打造甘肃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未来发展目标是打造“一带一路”上重要的国际货运班列核心编组枢纽、国际物流集散转运中心、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其重点建设四大国际贸易经济通道、五大核心功能、十大产业园。

四大国际贸易通道:

一是中欧国际班列贸易通道以“兰州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为基础,以铁路口岸为龙头,以全国16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平台,充分发挥国家铁路一级物流园和兰州的交通枢纽优势,与其他开通中欧国际班列的省市以及沿海港口城市建立合作联盟,进而优化整合编组,提高运输效率,实现“联合走西口、集疏在兰州”。

二是中亚国际班列贸易通道。利用已开通的“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兰州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国际货运通道和银川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际班列,整合义乌至阿富汗喀布尔中亚班列和义乌至伊朗德黑兰班列,逐步形成辐射中亚各国的中亚国际贸易通道。

三是南亚国际班列贸易通道。“兰州号”兰州至加德满都公铁联运班列打通了通往南亚的国际货运通道,是全国唯一一条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通往南亚的贸易通道,运输时间短、成本低,依托兰州国际陆港货物集散转运功能,形成规模化运输,汇集全国各地的生活及生产资料,在兰州国际陆港港实现集结、整合、编组、发运。在此基础上,“兰州号”下一步将力争打通兰州至瓜达尔港中巴贸易通道。

四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将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兰州(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向南经重庆、贵州等省市,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进而辐射南亚、中东、大洋洲等区域;向北与中欧班列连接,利用兰渝铁路及甘肃的主要物流节点,连通中亚、南亚、欧洲等地区。

五大核心功能:

一是铁路货运中心。东川铁路国际物流中心共占地3000亩,建成后预计年吞吐量达3000万吨,具有整列集装箱班列编组、集疏运等功能,是西北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 

0006.jpg

二是兰州铁路口岸。兰州铁路口岸(含汽车、肉类、粮食、木材四个指定口岸)将建成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占地约50亩,建设监管专用电子卡口、海关及检验检疫查验场地、检验检疫处理区、监管集装箱堆放区、监管仓库、查验平台、熏蒸及焚烧处理库等现场查验设施,配有海关、检验检疫等查验信息系统,口岸紧邻铁路货运中心,可为进出口业务提供最为便捷的服务,建成后将具备“港口后移、多式联运、就地办单、无缝对接”的功能。

三是保税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占地面积453亩,建设保税监管仓库、综合服务大楼、大型堆场、智能化卡口、围网巡逻道、监控报警系统、查验场地等海关监管设施以及物流分拨中心和跨境电商试验区,成为开放程度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四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是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占地503亩,分两期实施,主要建设物流通道基础设施、物流节点设施、智能化装卸与转运、信息平台、跨境电商实验区、联运一体化服务专项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标准体系7大工程。

五是国际陆港物流信息中心。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物流信息中心占地90亩,以建设智慧陆港、打造国际化信息发布平台为目标,以“互联网+”与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融合发展为核心,以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建设“一中心、四平台”,即:大数据中心、智慧陆港多式联运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口岸平台、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与国际口岸的信息互联互通,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国际化提供保障。

此外,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还打造中联物流园、综合客运枢纽中心、建材国际物流园、冷链物流加工综合园、汽车综合物流园、跨境电商物流园、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公路集装箱分拨物流园、国际陆港博览中心、国际商务贸易中心等十大产业园。

0007.jpg

 26日下午,调研组全体成员还对兰州新区进行了现场调研。

兰州新区是2012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范围面积约1744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821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246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16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功能日益完善,累计引进项目760多个、总投资3700多亿元。

近年来,兰州新区坚持创新开放双轮驱动,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18个,引进研发人员4680名,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1.4%,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增至3.6%,企业申请各类专利近千项。获批建成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3个开放平台和粮食、肉类、跨境电商等8个指定监管场地,开通12条国际货运航线,国际货运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保税仓储、金融仓储等物流园高效运营,货物吞吐量、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成功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 

天水:大力推进“港、产、城”互动融合陆港发展新模式

结束了在兰州的考察,5月27日,调研组全体成员赴天水调研。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西段、渭水中游,是西北咽喉要道和甘肃东大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关中平原城市群、关—天经济区等国家发展战略政策叠加的唯一一座城市。

天水区位优势明显,是兰州、西安两大省会城市居中相向的重要节点城市,陇海铁路、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天水至平凉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和310国道、316国道以及天水至平凉高速公路、静天高速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陆运网络。天水机场开通了直飞天津、杭州、南京、重庆、西安5条航线,通过“一票到底、代码共享”模式,开通了天水经西安往返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的航班,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0008.jpg

27日下午,调研组成员对甘肃(天水)国际陆港相关建设工程及规划沙盘进行了参观考察。同时,天水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天水海关、麦积区政府等单位领导及甘肃(天水)国际陆港管委会和相关物流企业负责人分别就天水市商务经济发展、物流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产业集群发展及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措施等与调研组开展了座谈交流。

据甘肃(天水)国际陆港管委会副主任黄涛介绍,甘肃(天水)国际陆港是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甘肃省委、省政府着眼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和南向通道而建设的全省三大国际陆港之一,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由东向西拓展的重要枢纽,也是甘肃省、天水市“十三五”时期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

0009.jpg

        据介绍,甘肃(天水)国际陆港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三阳川,渭河、葫芦河交汇于此,四面群山环抱,对内是天水市区的北门户,对外是区域交通网的重要节点。向北到达平凉、庆阳,进入宁夏,向西进入定西、兰州及甘肃中西部各个城市,也是进入青海、新疆的必经之地。境内陇海铁路、宝兰客专横贯东西,随着天平铁路连接线、天武铁路、天平高速、天水军民合用机场的规划建设,区域内铁、公、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

甘肃(天水)国际陆港总规划面积18.13平方公里,规划形成“一核、两区、三园、四心”功能布局,即建设一个集商务办公、会议会展、文化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核心、两个生活配套区(即生活配套北区与生活配套南区)、三个产业园(即电子商务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产业园、创新型产业园)、四个中心(铁路物流中心、公路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商贸服务中心)。大力发展以苹果、中药材、马铃薯、蔬菜等农副产品为主的冷链集装箱物流平台,实现与兰州、武威、西安国际陆港差异互补发展,积极开辟向南发展通道,打造成为服务陇东南的现代冷链物流中心。

据了解,天水市及陇东南周边地区是甘肃省重要的苹果、中药材、马铃薯、蔬菜产区。仅2019年陇东南地区五市(天水、定西、平凉、庆阳、陇南)水果产量597.39万吨;中草药产量67.24万吨;蔬菜产量429.02万吨;马铃薯产量155.99万吨。天水市利用保税物流中心,打造冷链集装箱物流平台,将优质农产品在天水集结,通过南向通道进行贸易具有物流成本优势,利用回程还可形成热带水果、海鲜等物资分拨集散市场。同时,天水市在南向通道建成重要节点后,也吸引了电子信息、汽车、家具、新型建材等产业向天水市转移布局。 

00010.jpg

甘肃(天水)国际陆港走“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一港托三区”(秦州区、麦积区、三阳新区),“一港托五市”(庆阳、平凉、陇南、定西、天水)的发展格局。依托完善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等运输资源,建立与沿海、沿边城市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以服务对外贸易的国际物流为重点,以保税物流为特色,建立与港口、口岸无缝连接,实现保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相结合、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城市配送相结合,为陇东南地区的生产、制造、商贸、流通、外贸等产业和城市居民,提供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 

后记

五天三地,从武威到兰州再到天水,尽管只有短短一周时间,调研组成员却对甘肃以陆港建设驱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做法和取得的显著成果给予了高度认可。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近年来,甘肃省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以陆港建设发展为核心抓手,不断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调研组成员在考察中了解到,十三五时期,甘肃开放平台功能取得的成果已初步显现。武威、兰州、天水“三大陆港”不断扩容提质,开通了5条国际货运班列线路。海关指定监管场地、进口(整车)口岸更是达到了10个。与此同时,兰州、天水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西北首家铝期货指定交割仓库挂牌运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12个商务代表处,建立111个国际营销服务网点、海外仓和商品展示展销中心,贸易量占进出口总额43.9%。与40个国家的63个省州和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此外,甘肃还与10个省区市签署合作协议。兰洽会、药博会等节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而面对未来的十四五期间,甘肃还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发挥该省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更深层次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空间,加快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打造新时代的“河西走廊”。

可以说,凭借“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独特优势,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甘肃陆港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文:柴凤伟 图:郗欢)